(1)为委托人就有关法律问题提供咨询意见及建议;
(2)审查、修改、起草合同等法律文书、文件;
(3)代理参加诉讼、调解或仲裁活动;
(4)审查、修改、起草企业的规章制度;
(5)参与重大决策,并就其中的法律问题提供建议;
(6)为客户提供法律知识或法律事务处理技能培训;
(7)应客户要求关注特定领域法律法规的发布和修改;
(8)办理客户委托的其他法律事务。
1、基本管理制度,即与公司治理结构相关的职能设置、各类会议议程、表决方式等,以规范公司决策、治理中的秩序并促进其合法化、规范化。
2、业务规范体系,即将企业在计划、采购、生产、销售以及广告、知识产权、技术开发、人力资源、财务与资产、公共关系、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工作内容加以规范化、合法化和体系化。
3、行为规范体系,即协助企业按整个企业组织结构,明确各部门、各职位的工作范围、责任范围等,并形成书面规范,尤其是负责对其合法性的审查以及整个体系中存在的法律风险的防控。
顾问律师应推动企业以法律风险管理的视角,面对虽未发生但极有可能发生的法律风险,采取系统梳理、制定预防措施并植入现有管理制度、管理流程、各类文本的方式,以管理手段系统、全面地解决法律风险问题,并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企业法律风险可分为公司治理、合同管理、采购、生产、储运、销售、知识产权、人力资源、广告宣传、售后服务等模块,企业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模式采取防范措施,从制度、流程、文本体系上杜绝常见的法律风险。
1、建立标准化的合同文本体系,在广泛收集企业常用合同文本的基础上梳理出企业的常用文本并加以分类,以形成体系;
2、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环境的要求以及企业的主观意愿,对常用合同文本进行格式的规范化、内容的精细化修改,在不影响企业的使用习惯和生产运营的前提下,提高合同文本的安全系数。
3、在前两者的基础之上,帮助企业建立合同管理制度、合同管理流程,明确各部门、各职位的工作界面和职责,以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的方法进一步防范合同法律风险,形成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补救相结合的法律风险管理系统。
4、合同管理体系应覆盖供应商管理、合同谈判、合同文本使用、合同审批、授权委托、图章使用、合同签订、合同履行、争议处理、售后服务,以及合同登记、合同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检查、合同管理统计分析等全方位的防范体系。